小猫抓住虫子吃行吗?
小猫都很可爱,很多小朋友喜欢小猫,也有很多的家长会给孩子们带去小猫小狗等小宠物,但是很多的家长朋友们,有小的孩子不知道怎样正确教育他们和小动物接触,也是对于这只小猫很是头疼,那么让我们去看看这只小猫都是怎么样的吧。
我是一位母亲,我的孩子4岁,他很喜欢小动物,在我丈夫的同意下,我们带回来了一只小猫。最初,我计划要小猫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爱心的,让它唤起孩子对自然界万物生命的好奇心,同时教给孩子如何照顾小动物,以及学习如何和小动物相处,感受和小动物一起的快乐。现在,我有些纠结了,因为小猫总是爱啃东西,而且特别爱咬人,尤其喜欢咬我的孩子的手,有时被咬疼,孩子就会哭,这时小猫看着孩子哭也会害怕,然后就跑去找我的丈夫,把丈夫的胳膊当成大腿啃。
我丈夫特别爱猫,他常常宠溺小孩,有时明明知道小猫是淘气,也不会训斥孩子,这时孩子就会更变本加厉,甚至去咬我丈夫的手。我现在很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知道孩子这样是不是病了,还是这只猫的问题,恳请专家指点迷津。
在回答这位朋友的问题前,先讲一个我小时候的故事。那是幼年时候的一个清明节,家乡农村有扫墓的风俗,要焚化纸镪、点香烛。清明前夕,为了图省事,母亲会买好多白纸糊的灯笼,在清明节当天让孩子们提着去玩,有的孩子把纸做的灯笼放在地上踏,踩碎了再高兴地提着新的灯笼走。
我的小弟弟看上有孩子把灯笼踩碎,便如法炮制,高兴地提着新灯笼过马路回家。因为当时路面很窄,而且好多人家会在门口的水井中挑水,井沿上放着盛水用的白瓷缸。弟弟因提新灯笼过于得意,加上踩碎的灯笼又重,他一晃荡,连人带灯笼掉进了路边的水井中。
弟弟不会水,在深约两米的水井中不住地啼哭。我们大家赶紧找人去救,幸运的是井的深度刚好可以到达水口,不会淹死。遗憾的是下水的人不会游泳,只能睁着眼睛在水底乱抓。于是,白白浪费了好多时间。当我下水把孩子捞上来时,只见他睁着大眼,满身都是湿漉漉的水,不会哭,不呼吸,不会动。
急忙找人把孩子送到附近的医院,虽然及时手术救活了孩子,但从此他失去了听觉。为了维持生活,他在长大后当了一名聋哑人。
我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震,假如当时下水的人能采取相应的方法,先把孩子搂在怀中,使他呼吸到空气,或者用一只手端住他的后颈部,另一只手拍击他的背部,使他呼出吞入的水,或许弟弟还会有苏醒的机会,但我因为没有医学常识,只能对着在水中毫无反应的弟弟束手无策。
从这位母亲的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孩子与小猫发生矛盾时,家长往往过于护着孩子而责骂或恐吓小猫,甚至是终止孩子和小猫间的情感而送人。虽然这只是生活中的个别事例,但是,这种现象却时常出现在家长们的教育实践中。从猫的角度看,小猫在情感上受不了巨大的落差:从前受到主人的宠爱,突然间受到主人的冷落、怨恨甚至打骂。这时,它的心灵会受到很大伤害,这种伤害有时一时难以平复,甚至会潜伏下忧郁症和惊恐症等神经病症。从孩子的角度看,他会认为父母对猫的感情超过对自己,这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久而久之,孩子会变的孤僻。
爱心,对一个孩子来说,是促使他茁壮成长最良好的营养素。但爱应该是恰如其分的,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如果超越了一个人的正常情感,那就会给孩子今后的生活铸造一副沉重的心理枷锁。孩子从小就喜欢与动物玩耍,这是天性使然,但家长应教育孩子尊重和保护动物,而不是不分善恶的溺爱,特别是在动物伤害孩子时更要严厉训斥,必要时该惩戒时一定要严加惩戒,而决非是简单地打骂了事。
家长教育孩子热爱小动物、与小动物交朋友,并不是让他去虐待动物,让他与小动物成为好朋友,是让他领悟到与小动物间存在的天然情谊,这种情谊是建立在人类爱护和保护自然界的生物而不是虐待和蔑视自然界!这是人与动物的相处原则,也是自然界生物相存的法则。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看故事中的小猫,它之所以总爱啃咬东西,并且特别爱咬人的手,是因为它心里不高兴,在发泄自己内心的情绪——不高兴听到人的声音,所以它会以咬人手来表示:我不乐意,你不要惹我生气。
当小猫生气时,可以试着用轻柔的语调和它交谈,慢慢地它能理解人的语言,也能理解人的感情,慢慢地它会远离人的手掌,主动走上前去嗅一嗅人的手掌,享受人的温暖,并逐渐在人的怀抱中指认出那个最喜爱它的孩子。到时候,这只小猫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