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可以杀死细小病毒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病毒的类型和紫外线的波长。 病毒可分为 DNA 和 RNA 病毒,而绝大多数的细菌只有DNA,只有极少数如噬菌体是RNA(注意:噬菌体属于病毒不是细菌)。由于细菌细胞中 DNA 的聚合酶对紫外线敏感,所以短波紫外线( UV-C,200~400nm)能破坏细菌 DNA 而杀死细菌。 但是,绝大多数的病毒没有 DNA 或者仅有极少量 DNA,这些病毒只能将基因组 RNA 转录成 mRNA,然后合成病毒蛋白,再通过包膜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对于这类病毒,紫外线的作用方式就不同于杀灭细菌的 UV-C 段了;相反,如果紫外线照射时间足够长或者强度足够大,它甚至有可能“激活”某些病毒的基因,反而有利于病毒的繁殖。 有些病毒是有囊膜的,比如 HIV 有包被于外部的脂类物质,它们能够吸收紫外线能量并激发内层的核酸,从而诱发核酸的复制与病毒的装配。如果没有囊膜,或者囊膜不完整,病毒就只能直接暴露在富含 UV-C 的环境中,很容易因此死亡。
总之,紫外线能否杀死病毒取决于病毒的类型以及环境中的 UV-C 强度。对于某些病毒来说(特别是有囊膜的病毒),UV-C 可能具有双重作用:既能够杀死病毒又能够刺激病毒增殖。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观察到病毒增殖现象。 目前大多数的研究都集中在具有囊膜的病毒上,对于没有囊膜的病毒的研究相对较少。随着研究的深入,或许能够找到控制病毒增殖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