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杀细小病毒吗?
UVC波段(100-280纳米)的紫外线光对大多数病毒的杀灭效果是最好的,但是UVB对病毒的杀灭效果在多种波段的紫外线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病毒通过吸附、侵入细胞,并借助细胞的能量系统得以复制繁殖。病毒对细胞的作用通常与细胞膜、细胞器膜以及核膜等细胞结构密切相关。 而紫外线的生物学作用主要是激发荧光基团,进而引起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的光损伤。因此从理论上来,紫外线对于所有病毒都应该有杀灭作用。 但是,不是所有病毒都对紫外线敏感。一些病毒由于自身特性,能够抵御紫外线造成的DNA损伤,从而逃避被清除的命运;另外一些病毒即便被紫外线杀死一部分,仍然能以受损的病毒体为模板进行DNA的合成,从而恢复完整的病毒体。这些具有抵抗紫外线功能的病毒被称为抗紫外线病毒(Photorresistant virus,PRV)。 目前发现具有抗紫外线功能的主要是某些病毒的变异株和一些寄生虫的虫株。例如,牛出血性败血症病毒(BoEV)的抗紫外线变异株可降低45%~73%的死亡概率[1];猪腹泻病毒(PDV)的抗紫外线变异株则可降低69%的病死率[2];而小鼠肝孢子虫的抗紫外线虫株则可使药物化疗失效4倍以上[3]。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波段的紫外线对于病毒的灭活效果存在明显差别。一般而言,高能量的UVB对于病毒的杀灭作用强过低能量的UVA。
然而,过强的紫外线照射可能会使得正常细胞发生突变而产生癌细胞。目前使用紫外线来杀灭病毒的同时,如何控制其强度以避免产生副作用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