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到底应该怎么养?
关于“狗”,我们中国人历来有“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急跳墙”等成语去形容一些卑鄙无耻的奴才和卑躬屈膝的小人;也有“鸡犬不相宁”来讽刺一些人自私自利、小家子气;还有“狗屁不通"来形容写文章或说话非常乱、不流畅……总之在汉语词汇中,“狗“的负面形象占了很大比重,以至于后来人们常用贬义词代替它作为其代名词。 事实上,由于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皇权至上,民众没有足够的发言权和人身权利;再加上儒家文化推崇的是君主集权的统治模式,所以“忠君”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根深蒂固。在这种大环境下,狗便成了愚忠的代表物——无论主人如何对待自己,都会忠心追随直至死节。 同时,由于古代中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农民的地位很高,而狗又是农村的主要家畜之一(另一个是猪),因此狗又被赋予了忠厚老实的特点!于是乎,在“忠孝仁义”的思想主导下,“狗”的形象被逐步拔高并固化下来。直到现在,我们一提到狗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忠诚、老实、听话等等褒义词,很少再有人会把它当成肮脏、卑劣、狡诈的代名词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无论是忠臣还是走狗,对于它们的主人来说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用来实现目的的工具而已——只是这些工具所起的作用和发挥的效果不一样罢了。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自古以来所谓的“忠义”其实不过是统治者们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强行给狗们套上的枷锁罢了!